兩年多來,國務院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有效釋放了市場活力,激發了社會創造力,擴大了就業,促進了對外開放,推動了政府管理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自2015年6月2日起,中國政府網推出簡政放權系列訪談,邀請相關部門詳解推進簡政放權的工作。職業資格改革是簡政放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職業資格改革取得了哪些進展?改革遇到了哪些困難?下一步將重點展開哪方面的工作?2015年6月9日15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做客中國政府網,解讀職業資格改革,并回答網友所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職業資格改革工作接下來的落實更為重要,網友也非常關注取消之后都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善后工作進展怎么樣?
[湯濤]這些問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前面講到除了涉及到大家的自身利益,其實也涉及到大家的思想觀念、思想認識甚至是思維習慣。從我們的工作來講,在準入類轉為水平評價類和水平評價類取消的這幾種情況來看,有一個政策的銜接配套問題,也有一個把人才評價服務工作進行銜接的問題。就是你現在不這么做了,那怎么把人才的評價銜接好?
我們現在在工作上主要是有三個方面:
一是調整為水平評價類的職業資格。涉及到人數較多的、行業管理確有必要的就把它調整了。比如具體的這里可以講五個準入類的職業資格已經調整為水平評價類的:房地產經紀人、注冊稅務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礦業權評估師、土地登記代理人。有一些因為涉及的面和人數還是比較多,或者面還比較大的,那么在做這個工作的過程中也有一個銜接的問題。過去比如你要做房地產的經紀人必須拿這樣一個證,它就變成準入了,沒有這個證就不能進入這個行業,現在你要做這個工作拿著這個證就標志著你有什么樣的水平,但不意味著沒有證你就不能做,也可能你做一段時間之后能夠達到這個水平,或者說你能拿到這個證,這樣反過來說也是促進人才評價工作的服務銜接。實際上還不止這五個,陸續地下一步包括第四批、第五批也還有一些銜接的工作要做好。
二是與職稱系列相銜接。一些不宜采用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在職稱系列上與技術職稱相銜接。比如,最近我們人社部和中國工程院也做了一個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相銜接的課題研究。大的來講,都涉及到人才的評價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人才的管理機制問題。所以在這方面我們也要借鑒國外的一些好的辦法,比如,在國外工程經濟類的沒有職稱,就是職業資格。我們現在有的既有職稱又有職業資格,怎么把它們銜接好?所以減少和取消也有一個規范管理的問題。
三是轉為內部崗位管理。去年有一個事業單位管理條例,今年有一個事業單位領導管理條例。那么在事業單位的崗位管理上,過去講職業資格也好,實際上職稱以前都遇到這個問題,就是評聘結合還是評聘分開,實際上事業單位現在實行的管理不是職位管理而是一種崗位管理,那么與崗位管理相銜接,你在什么樣的崗位上就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樣就把職業資格和崗位管理也銜接起來了??偟囊稽c就是通過深化職業資格制度的改革,把人才的評價服務工作進一步做好,同時也把改革進一步深入地進行下去。